中國自主仿真如何形成合力
中國仿真軟件公司的發(fā)展未來,絕對不是靠一群小帆板慢慢長成軍艦的模式,而是要凝聚力量在很快的時間內戰(zhàn)勝對手,是一種能把小而散的帆板聚合起來合作的一個模式。
我們知道國際仿真軟件都很強大,特別是在中國流行的這些仿真軟件,用戶眾多、大型且復雜。相比之下,中國的仿真軟件公司的特點是都比較小,我們把它形容為“小帆板”,國際軟件更像個“大軍艦”。
只有小帆板功能組合起來,才有可能跟一個大軍艦抗衡。在組合之前,每一家都很弱小,所以無論是企業(yè)還是國家、政府,都需要一個合作模式,讓中國與仿真有關的企業(yè)合力抗衡國際對手。在大量的資本進行整合之前,采用這種“共同體”的方式抱團發(fā)展、抗衡對手,也是我們的一個選擇。
因此,我們提出一個能共同工作的框架,這個框架分兩種類型:一種是基于云托盤的方式,整合實際上大家現成的、或者已經獨立化的仿真技術或軟件。在云托盤上做一個集成架構,這個集成架構是插件式的,如果外部軟件能做成插件需要的接口方式,就可以插到基礎架構中,變成這個體系的一部分。
在集成架構之上,我們繼續(xù)做擅長的部分,比如前后處理、一些基礎求解技術以及一些高級求解技術。還有很多基礎求解或者高級求解可以讓外部來參與,做完之后,知識產權屬于他們,但是可以很好地插到集成框架中,甚至也可把現成的求解器放在我們的求解器容器里,變成我們軟件的一部分,實現基于云方式的合作。如果沒有云的話,這種方式,就要困難一些。
我們更追求另外一種合作機制,能夠讓小帆板更緊密地整合成一個軍艦、甚至是航母,所以我們提出一個新的模式,這種模式需要原生云、SAAS化的思維方式來提供,這個架構分為三層:
第一層,CAE組件與服務池。池子里面放CAE組件,就是服務化的組件,相當于PaaS層。這些組件的來源不是一家公司,中國的研發(fā)單位都可以有償提供這種組件和服務,如果有人使用,就會產生收入,這是大家群策群力的一種方式。
第二層,CAE軟件的云開發(fā)環(huán)境。這個環(huán)境可以開發(fā)單體的CAE軟件、分布式云CAE軟件,也可以做多學科聯合仿真CAE軟件。開發(fā)環(huán)境可以由實力比較強的研發(fā)單位來有償提供?;陂_發(fā)環(huán)境和下面的組件池、服務池,就可以開發(fā)上面的SaaS或者桌面級軟件。全社會都可以用這樣一個開發(fā)平臺來做桌面級的CAE軟件、云端的CAE軟件,甚至是移動端的CAE的APP。桌面級和云端都可以做大型的CAE軟件及APP。目前,桌面級軟件更容易做得更大型一點,未來我們相信云的技術發(fā)展之后,在云端也可以做大型的CAE軟件。
這種方式是能聚眾智、集眾力的一種大家合作的開發(fā)方式。這種方式開發(fā)出來的軟件相當于把大家所有的技術,用軍艦或者航母的機制把它整合成一艘大船,去跟國際大鱷們抗衡,多一些成功的可能性。
